大黄山:如何变“流量”为“留量”     DATE: 2024-12-25 21:39:00

  央广网6月19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刘畅司晨)大黄山,流量一个世界级文旅IP正从安徽兴起。大黄

  超越一座山、山何一个市的留量“设定”,囊括黄山、流量池州、大黄宣城、山何安庆4个市28个县(市、留量区),流量自然风光、大黄人文底蕴皆得以“加码”,山何“瞄准”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留量地,“大黄山”带着新范围、流量新定位、大黄新目标的山何美好蓝图逐步走来。

  连日来,记者走访黄山、宣城等“大黄山”地区,在这片文旅胜地,充斥着无数人的奋斗故事,也潜藏着许多文旅建设中默默无闻的支点。在“流量文旅”时代,大黄山正用扎实的服务支撑,变“流量”为“留量”。

  【新生】

  “沪漂”返乡创业,打造“爆款”民宿

  驱车沿皖南川藏线一路向西,定会留意到一处知名景点——“水墨汀溪”。

  地处宣城泾县汀溪乡,这里因拥有江淮大地上仅存的十万亩原始林区,被称为“皖南最后一块净土”。景如其名,此处幽谷静谧、流水淙淙,宛若一幅泼墨山水图。

  汀溪沿线,民宿产业呈带状分布,发展蓬勃。

  夏夜,民宿高家大院外热闹至极。排起长龙围着篝火游戏唱歌的青年男女;身着旗袍拍摄齐舞的“妈妈姐妹团”;英姿飒爽行至此处歇脚的机车少年……让这家民宿当天“爆满”。

  高家大院经营者查金华,是一名年过五旬的创业“新兵”。2019年底,她和家人一同从上海回到老家汀溪,从“打工人”变身创业者,开了这家民宿。

  随后迎来的,却是旅游业的一场寒冬。

  “扛着。”

  查金华只用两个字回忆创业之初的艰辛。不过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持续的投入,高家大院仍渐渐成长为当地规模、名气较大的民宿之一。可由于前期大量投入,资金链对这个家庭创业团队来说仍不牢固。

  今年冬天,一场暴雪压垮了高家大院里的阳光房。突如其来的修缮费用,让经营资金链出现缺口。

  查金华立刻想到此前给过他们资金帮助的邮储银行泾县支行工作人员唐雄。在充分了解需求,迅速实地调研后,唐雄决定为查金华申请安徽今年刚刚推行的“民宿担”。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初,安徽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向安徽各地相关部门联合转发了省农担公司的“民宿担”融资担保产品方案,服务区域主要针对大黄山、大别山等区域,可给予符合条件的民宿经营者高额度、低利率的贷款。

  “民宿实际是一个投资大、风险大的行业,常规的信用贷款可获额度通常不高。”唐雄介绍,但在安徽特别推出的“民宿担”方案中,担保方式由民宿经营者信用转变为省农担担保,这一转变将大大提升授信额度,降低利率,对民宿发展是重大利好。

  在邮储银行泾县支行的帮助下,高家大院很快获得授信额60万元的“及时雨”贷款,这也成为了安徽省首笔落地的“民宿担”融资担保业务。

  “不用我们自己抵押、担保,利率也低。到现在我们已经支用了50万,顺利填补了资金缺口,剩余资金我们还正用于厨房等设施的改造升级,希望能给旅友们带来更好的体验。”查金华说,现在,一到周末节假日,房间基本都“爆满”,度过那场寒冬,真的迎来了“新生”

  在“诗和远方”里拥抱美好生活,如今,随着人们对出游的需求越来越高,各地民宿的发展也迎来更多机遇与发展空间。“普通酒店升级周期一般5年左右,而像泾县许多这样的民宿大多在3年左右,‘民宿担’将能为经营者提供更充足动力。”唐雄表示。

  【传承】

  国家级非遗传人,自建徽派博物馆

  大黄山之行,不仅可赏美景,还能领略古韵徽州非遗魅力。一张彩纸、一块石墩、一根竹子……都能在非遗传人手中成为巧夺天工之物。

  洪建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竹雕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已从业近40年的他,如今一边精进技艺,一边致力传播雕刻文化。

  在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洪建华的竹雕作品。2017年,洪建华与其夫人共同创建此馆,除了他自己的作品,馆内还陈列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徽州传统竹雕、木雕、砖雕、石雕及竹编、文玩杂项等各种流派精品600余件,现代雕刻大师代表性的徽雕艺术品700余件,展品各具特色,精致且震撼。

  洪建华介绍,与此同时,他还带领着一支30人的团队持续开展产业化项目,以手工雕刻为主,做定制型徽派风格家具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一年产值已达千万。

  非遗传人洪建华展示雕刻技艺(央广网见习记者刘畅司晨 摄)

  “非遗传承和传播都要持之以恒,它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来培养。”

  洪建华坦言,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遭遇波折。2020年,徽州雕刻博物馆的经营曾承受巨大压力,因资金短缺一度导致原材料购买及员工工资发放出现问题。

  得知洪建华的困境,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上门”了解情况,最终为其公司提供了200万元“文旅贷”,同时还提供了账户结算、公司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为非遗传人“保驾护航”,是“文旅贷”的“职责”。

  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姚辉介绍,“文旅贷”是邮储银行面向文旅企业推出的一种专属信贷产品,授信额度很高,单户金额最高可达500万元,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企业相关人员为省级以上非遗传人。

  洪建华告诉记者,正是当时这200万贷款一举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卡点”,延续了团队的生命力。

  如今,充满徽州园林风采的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已成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系统性非遗传承基地,每年都会接待大批研学游的青少年,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徽州非遗也这里从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锁】

  老街“上新”,花样“玩法”增街区粘性

  新经济的浪潮正随大黄山的建设奔流激荡。

  根据今年4月安徽省发布的大黄山建设“施工图”,目标2029年到2033年,大黄山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市场、资本、平台活力持续激发,新型业态蓬勃发展。

  在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屯溪老街,记者发现了更多“解锁”的新“玩法”。

  石翼农,坐落于老街上的一家中药老字号,创立于明崇祯十三年,如今,384年后的药房经营者正开启老字号的“国潮路”。在这里,各种由中药制成的动物造型香囊、创意摆件、科普地图琳琅满目,整间药房好似一间小型的中药博物馆。

  药馆内部还有一间古色古香的“研学教室”,每张“课桌”上都摆放着精致的磨药工具。“孩子们可以在这亲身体验新安医学魅力,建成不到一年,已经接待了近百个研学团队。”石翼农职业药师吕玲表示。

  石翼农中药馆内的“研学教室”(央广网见习记者刘畅司晨 摄)

  顺应消费升级和现代旅游发展新趋势,古玩玉器、茶肆美食、徽剧徽药……在老街上不断传承、焕新。

  平行于老街临河而建的河街,则更具“网红”气质。70余家入驻品牌涉及餐饮、娱乐、文创、演出等诸多领域的头部企业,一系列新业态的植入增强着“老街+河街”片区的粘性记忆,不断释放着文旅新经济的活力,让“流量”变“留量”。

  “河街与老街形成了互补、延续的关系,开街一年多来,已接待1100多万人次。”河街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吴融融介绍。

  新业态集聚呼唤着新消费模式升级。

  在黄山的老街、河街、黎阳in巷等文旅街区建设中,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一直参与其中,致力于打造游客消费场景。

  “硬件”上,黄山市分行为诸多商户免费更新“双屏机”等扫码消费新设备,同时,帮助许多商家实现了外卡在POS机具刷卡支付功能,让持有境外银行卡的境外来华人员也能享受便捷支付。“软件”上,建设特惠商圈,覆盖土特产零售、文创商品等内容,开展消费立减活动,助力消费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在黄山全市建立了7个商业街区作为活动中心,锚定重点区域开展特色消费场景活动,共搭建了各类活动商户279户。”邮储银行黄山市分行工作人员介绍。

  文旅发展,非“一日之功”,更不仅凭“一人之力”。

  当前,安徽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产业链条持续延长,产品层次实现提升,源于政策、土地、金融、文化、科技等社会各界力量在背后的共同支撑。

  此次大黄山建设探寻之行,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等汇聚的澎湃金融支撑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在文旅产业,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以金融力量积极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企业发展、项目融资对接等。同时,持续优化旅游信贷产品和服务,锚定重点区域开展特色消费场景活动。

  未来,相信多领域赋能将能形成更强力支点,大黄山——这一安徽顶格打造的超级文旅IP,将再次被撬动,带着新生力量惊艳走向世界。(周然 刘畅 司晨)